首页

北京女王专区

时间:2025-05-25 19:14:33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92228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30秒】罗布央宗代表:墨脱交通已从不通路便捷到“北京一日达”

她说,“我们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命运休戚与共,但目前两岸的关系暗潮汹涌,甚至走向‘兵凶战危’的境地。可是大家都知道,主要原因有二,一个就是‘台独’势力‘倚美谋独’有恃无恐,二是外部势力的干涉,操作‘以台制华’,这两股遏制势力挑拨了我们人民的情感,制造两岸的对立仇恨,严重迫害我们两岸的和平”。

台研究机构上调台湾2024年CPI年增率至2.3%

又如,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传播到湄公河流域、恒河流域;生产于长江流域的茶叶、丝绸、瓷器,远销尼罗河流域、多瑙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的冶炼技术等,也深度参与了长江文明的成长。

浙江经济观察:宁波探索“以数强实”新路径

香港7月16日电 (记者 刘大炜)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对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媒体时表示,特区政府会以“爱国爱港爱社区”为主题全力推动多项庆祝活动,并推出多项优惠,与各界一起热烈庆祝这个大好日子。

国家消防救援局就江西新余火灾、宁夏银川燃气爆炸事故问题进行总结

四是完善消费环境。优化农村等消费环境。针对保健品直播乱象、医美服务恶意推销、网络销售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大数据杀熟等新业态催生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适应网络化数字消费的新形势,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中新人物丨莫言:获奖十二年后

来自台北的秦士烜拿着居住证领取凭证,向记者细数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好处:住普通酒店可用,手机上订机票、高铁票可用,搭乘动车可以直接刷证,支付宝、微信、抖音等实名认证可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